制作古琴减字谱字库,
《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》最精华的精华,终于录入排版完成。自己一个人能力有限没能全部录入出来有点遗憾,但是呢,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成果了。 文中少不了有些错误以及不完整的地方,我都没来得及就校对就赶紧分享出来,所以么,自己看就自己校对,发现问题给我说下,我及时改了,
减字谱字库已经完成一部分,旁字部分(各种旁字组合,多字形)以及单字,通用谱字、节奏谱字、音位谱字已经完成。还有正字部分的左右手组合指法正在制作,这部分是比较麻烦的,字形多、字符多、组合多、变化多。不过已经有经验了,相信很快就能搞出来了。加油!
背景
《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》为古琴工具书,査阜西著,或言顾梅羹先生与之合著,待考。未出版,有油印本,全书共十六册。这是一部古琴指法谱字的辞典,它为三千多个古琴曲谱提供了全面的集注或集解,也是一千四百多年来几百种弹琴技法解说的集大成。
古琴曲谱辑览与指法谱字辑览这两部巨著,在中国古琴史上是前所未有的,具有划时代的意义,起了里程碑的作用,成了后人研究琴学、了解琴曲、认识指法谱字及弹琴打谱等最得力而不可缺少的工具书。
前言
各代各家谱字原释(节选)
拼音 | | 减字体式 | 类别 | 谱中部位 | | |
宫
| 音位谱字 | | 六朝陈仲儒(北魏神龟二年519左右)“琴用指法”(见狛氏《琴手法》): 弦名。(原不减字) (编者按:原释只有弦名两字,从唐初解释指法的一般举例和《幽兰》文字谱的内容,可以看出从六朝到唐初都是称一弦为“宫弦”,二弦为“商弦”,三弦为“角弦”,四弦为“徵弦”,五弦为“羽弦”,六弦为“文弦”,七弦为“武弦”。称弦名为“宫”“商”,并不包括音高的概念在内。因此在当时虽转弦换调而这种弦名仍然不变。)
唐赵耶利(贞观十三年639前)“弹琴右手法”(见《乌丝栏琴谱》所载): 弦名。(原不著减字)
唐曹柔(贞观后咸通前639-860)“减字法初期谱字”(田紫芝《太古遗音》所辑): 宫(弦名,减字作“”)
《琴书大全》所辑: 宫(弦名,减字作“”) | shāng | 商 | | 音位谱字 | | 六朝陈仲儒(北魏神龟二年519左右)“琴用指法”(见狛氏《琴手法》): 弦名。(原不减字)
唐赵耶利(贞观十三年639前)“弹琴右手法”(见《乌丝栏琴谱》所载): 弦名。(原不著减字)
唐曹柔(贞观后咸通前639-860)“减字法初期谱字”(田紫芝《太古遗音》所辑): 商(弦名,减字作“”)
《琴书大全》所辑: 商(弦名,减字作“”) | jué | 角 |
角
角
| 音位谱字 | | zhēng | 徵 |
徵
| 音位谱字 | | yǚ | 羽 |
羽
| 音位谱字 | | | 文 |
文
| 音位谱字 | | wǔ | 武 |
武
| 音位谱字 | | tiāo | 挑 |
挑
挑
| | 正字中截 | 六朝陈仲儒(北魏神龟二年519左右)“琴用指法”(见狛氏《琴手法》): 右指甲向上挑一弦,或头或中,二指通用。(原不减字)
唐赵耶利(贞观十三年639前)“弹琴右手法”(见《乌丝栏琴谱》所载): 食指挑一弦向外。(原不著减字)
《琴书大全》杨祖云指法所辑: 食指挑一弦向外。(原不著减字)
狛氏《琴手法》中弹琴右手法所载: 假令食指挑角,仍向外拨角为挑。(原不著减字)
狛氏《琴手法》中的私记指法所载: 假令食指挑角,仍向上拨角为挑。(原不著减字)
《乌丝栏琴谱》所载: 右指甲向上挑一弦,或头,或中,二指通用。(原不减字)
唐曹柔(贞观后咸通前639-860)“减字法初期谱字”(田紫芝《太古遗音》所辑): 挑(减字作“”)
《琴书大全》所辑: 以食指挑出也。(减字作“”)
溯源唐代手势图(贞观十三年639前)指法(田紫芝《太古遗音》所辑): 大指搯定食指出弦曰挑。(减字作“”)
《琴书大全》所辑: 大指搯定食指出弦曰挑。(减字作“”)
……
……
| gōu | |
勾
勾
| 右手指法谱字 | 正字中截 | dǎ | 打 |
打
| 右手指法谱字 | 正字中截 |
|